安全飲用水秘笈

Q.洗澡、游泳的水也要當心!(江守山 醫師)
A.

不只要注意喝的水,用的水一樣不可大意!

台灣自來水以「氯」消毒,水中餘氯遇上有機物會產生具有腎毒性、肝毒性及致癌性的三鹵甲烷,而這個健康殺手不只會透過飲水傷害我們,還會經由皮膚與呼吸毒害人體。二○○八年巴克 (Backer) 博士等人發表於《環境衛生》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,淋浴、沐浴是居家三鹵甲烷暴露最重要的來源,許多人即使飲水品質獲得控制,但仍然會在洗澡的過程中受到三鹵甲烷的危害。

如果洗澡以十分鐘計算,水中氯有四○%是吸入,三○%是經皮膚吸收;當洗澡時間增加為二十分鐘,吸入的氯氣變成六○%,皮膚吸收為三○%,這顯示在密閉的浴室空間中,經由呼吸和皮膚吸入的量相當驚人,且淋浴時間越長,水溫越高,蒸氣中的有毒化學物質就越多,所以吸入量較皮膚吸收量明顯增加。

據估計,淋浴十分鐘後,浴室內有氧毒氣的濃度要比淋浴五分鐘的濃度高約四倍;換句話說,洗澡的時間越久,恐怕也風險越高。因此我不鼓勵泡澡,如果真要泡,也別超過十分鐘。許多人動輒一泡就半小時,實在不是明智之舉。

除了家中自來水外,游泳池也是一個容易產生高濃度氯與三鹵甲烷的領域。游泳池為了消毒會添加許多氯,加上池水內混雜著人的汗水、口水、排泄物等有機物相當多,就會形成三鹵甲烷。如果是溫水游泳池的話,情況恐怕會更糟,因為三鹵甲烷更容易被蒸發,而三鹵甲烷又比氧氣重→我已就會累積在水面上,游泳勇者換氣時容易大量吸入體內。

二○○六年就曾有過一個真實案例。一位健康的六歲小男孩跟親戚到室內游泳池游泳,小男孩游了三個鐘頭後開始咳嗽,回家後情況繼續惡化,出現了呼吸急促現象而急診就醫,到院不久即因出現缺氧現象轉送加護病房,診斷結果為化學物質引起的會厭炎及咽喉支氣管炎。後來才知道,同一游泳池的泳客中,有五名泳客出現類似症狀,檢查游泳池後才發現,三鹵甲烷竟高於上限值的八唄。

所以游泳前,要謹慎選擇游泳池的環境,例如室外泳池有開放空間,會比室內泳池安全,若是室內游泳池,則一定要注意通風。同時館方應隨時監測池水中三鹵甲烷含量,並且最好使用非氯系的消毒劑。

此外,很多人喜歡晨泳,但如果是到游泳池,早上並不是一個好時間,因為游泳池晚上不會打開通風設備,一夜蒸發的三鹵甲烷,會在一清早達到最大濃度,所以一大早到溫水游泳池的人,受三鹵甲烷的傷害反而最大。

(from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:喝對水、慎防毒、控三高 / 新自然主義)